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、影像学检查、肺功能检查、实验室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。具体诊断流程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。
1、临床表现
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为反复咳嗽、咳痰,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,并连续出现2年或更长时间。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喘息或气促,尤其在急性加重期症状更为明显。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,包括吸烟史、职业暴露史及家族呼吸道疾病史。
2、影像学检查
胸部X线或CT检查是常规诊断手段。典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,可能出现双肺透亮度增加、支气管壁增厚等征象。高分辨率CT可更清晰显示支气管扩张、黏液栓等病变,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。
3、肺功能检查
通过肺活量测定评估气流受限程度,常显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(FEV1/FVC)下降。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帮助判断气道可逆性,需重复检测三次取最佳值。此项检查对疾病分期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。
4、实验室检查
血常规检查在急性加重期可见白细胞升高,C反应蛋白增高。痰液检查可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,指导抗生素选择。对于反复感染患者,需进行免疫球蛋白和α1-抗胰蛋白酶检测以排除其他疾病。
5、鉴别诊断
需与支气管哮喘、支气管扩张症、肺结核等疾病区分。哮喘患者多有过敏史且症状呈发作性,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更高。支气管扩张症CT可见明确囊柱状改变,肺结核则多伴有低热、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。
若出现持续咳嗽咳痰症状,建议尽早就诊呼吸内科。诊断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各项检查,确诊后应遵规范治疗。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烟,避免接触粉尘和冷空气刺激,定期进行肺功能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