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水中分娩有哪些风险?

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

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

水中分娩可能存在感染风险、胎儿呛水、脐带断裂、体温异常以及产程延长等风险,需在专业医疗团队监护下进行。若操作不当或产妇条件不符,可能引发并发症。

1、感染风险

分娩池若消毒不彻底,可能增加产妇会阴伤口或新生儿脐带感染的几率。尤其当产妇存在阴道炎、胎膜早破等情况时,水中的细菌可能通过产道上行引发宫腔感染。部分研究显示,即使使用过滤消毒系统,也难以完全避免条件致病菌的滋生。

2、胎儿呛水

约3%-5%的新生儿可能在完全出水前出现自主呼吸,导致误吸分娩池水。这种情况可能引发新生儿吸入性肺炎,尤其当胎儿存在宫内窘迫时,呛水风险会显著增加。医护人员需在胎儿头部娩出后立即将其抱出水面。

3、脐带断裂

水的浮力可能改变脐带受力状态,在胎儿娩出过程中增加脐带血管意外断裂的风险。这种情况虽然发生率低于1%,但一旦发生可能导致新生儿失血性休克,需要紧急结扎止血并输血治疗。

4、体温异常

产妇长时间浸泡在38℃左右的温水中,可能出现体温过高引发脱水或心率加快。而新生儿离开母体后,若未能及时擦干保暖,可能因蒸发散热导致体温骤降,增加低体温症风险,需持续监测母子体温变化。

5、宫缩乏力

温水环境可能使约15%的产妇出现宫缩强度减弱,导致活跃期停滞或第二产程延长。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转至产床,通过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,必要时改用器械助产。

选择具备水中分娩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至关重要,分娩过程中需配备新生儿科医师在场监护。有妊娠期糖尿病、多胎妊娠、胎位异常或免疫缺陷的产妇不宜选择该分娩方式。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终止水中分娩,确保母婴安全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