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管治疗在规范操作下通常不会引发感染,但若术中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,可能增加感染风险。具体需结合操作技术和个人情况综合判断。
根管治疗是清除牙髓感染组织的常规方法,医生会在治疗前对器械进行高温高压灭菌,并使用橡皮障隔离术区,避免唾液污染。术中通过次氯酸钠冲洗根管,能有效杀灭99%的细菌。规范的根管预备和严密的充填可隔绝外界细菌侵入,这种情况下感染概率低于3%。若遇复杂根管解剖或钙化根管,可能因机械预备不彻底导致残留感染,这种情况需配合超声荡洗和显微镜辅助处理。
术后72小时内轻微胀痛属正常反应,若出现持续跳痛、牙龈肿胀或脓包形成,提示可能存在继发感染。数据显示约5-8%的病例可能出现根尖周炎复发,多与冠方微渗漏有关。建议治疗后及时进行全冠修复,避免牙齿折裂导致细菌再侵入。
进行根管治疗应选择具备标准院感控制的医疗机构,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漱口水,避免咀嚼硬物。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复诊,通过CBCT检查可明确感染情况,必要时可进行根管再治疗或根尖手术。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关键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