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羟维生素D水平偏低时,可以通过增加日晒、调整饮食、补充药物等方式进行改善,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。
1、增加日晒
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,建议每日在阳光充足时暴露四肢皮肤15-30分钟。但需避免正午强烈紫外线照射,防止晒伤。老年人、肤色较深或长期居家者可能需适当延长日晒时间。
2、饮食调整
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,如深海鱼类(三文鱼、沙丁鱼)、动物肝脏、蛋黄及强化维生素D的乳制品。素食者可选择蘑菇等菌类,但其维生素D为D2形式,生物利用度较动物源的D3略低。
3、药物补充
对于日晒不足或吸收障碍者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。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D滴剂、维生素AD软胶囊、碳酸钙D3片等。严重缺乏者可能需要短期大剂量补充,但需定期监测血钙及25羟维生素D水平,防止过量导致中毒。
日常需注意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日晒习惯,肥胖或胃肠术后患者因脂肪吸收受限,应加强监测。若出现骨痛、肌无力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评估维生素D水平并制定个体化补充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