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L近视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、眼压升高、白内障、眩光以及晶体移位等。由于个体差异及手术操作因素,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。
1、感染
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细菌入侵,引发眼部感染。患者可能出现眼红、疼痛、分泌物增多等症状。若发现感染迹象,需立即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、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控制炎症,并定期复查。
2、眼压升高
植入晶体可能影响房水循环,导致眼压暂时性升高。患者会感到眼胀、头痛,严重时可损伤视神经。通常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、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进行治疗,必要时需调整晶体位置。
3、白内障
晶体长期接触自身晶状体可能加速其混浊,形成并发性白内障。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加重,晚期需通过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置换进行治疗,同时取出或更换ICL晶体。
4、眩光
晶体边缘光学设计在暗环境下可能产生光晕、眩光等视觉干扰。多数患者术后3-6个月逐渐适应,夜间驾驶等特殊场景需谨慎,严重者可考虑晶体旋转调整位置。
5、晶体移位
剧烈运动或眼部外伤可能导致晶体偏位,出现复视、视力波动等症状。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确认位置,必要时在门诊进行晶体调位或更换手术。
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滴眼液,如氟米龙滴眼液、普拉洛芬滴眼液等预防炎症。建议术后1周、1个月、3个月定期复查眼压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晶体位置。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、剧烈眼痛等症状,应立即到眼科急诊就诊评估处理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