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鼻中隔手术后嗅觉减退正常吗

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

鼻中隔手术后短期内出现嗅觉减退通常是正常现象,但如果持续超过1个月未恢复则可能存在异常情况。手术创伤、鼻腔肿胀或黏膜修复过程都可能暂时影响嗅觉功能,而神经损伤、瘢痕粘连或感染则可能导致长期嗅觉障碍。

1、术后正常反应

鼻中隔手术会切除部分鼻中隔软骨或骨质,手术创面周围黏膜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水肿,导致鼻腔气流受阻或嗅觉细胞暂时无法接触气味分子。这种情况在术后2-4周随着黏膜消肿会逐渐改善,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加速恢复。

2、神经功能恢复期

嗅觉神经末梢分布在鼻腔顶部,手术操作可能造成轻微神经震荡。动物实验数据显示,嗅神经纤维在受损后需要6-8周完成再生,临床上约85%患者术后3个月内嗅觉可完全恢复。此期间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。

3、病理因素影响

若术后3个月仍存在嗅觉减退,可能涉及嗅裂区瘢痕粘连(发生率约5%)或继发鼻窦炎。鼻内镜检查可明确鼻腔通畅度,必要时需在局麻下行瘢痕松解术。研究显示术后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可降低瘢痕发生率38%。

建议术后每日记录嗅觉变化,避免用力擤鼻或接触刺激性气体。若6周后仍无改善,应及时复查鼻内镜和嗅觉识别测试。恢复期间可尝试嗅觉训练,如每日嗅闻柠檬、丁香等不同浓度气味物质,临床研究证实该方法可使嗅觉恢复率提高25%。需特别注意,擅自使用血管收缩剂可能加重黏膜损伤,任何治疗都应在耳鼻喉科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