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需根据骨折类型及损伤程度选择,常见方法包括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、髌骨爪固定术、部分切除术、全切除术以及关节镜辅助手术等。具体方案需结合患者的年龄、骨折移位程度及关节面损伤情况综合评估。
1、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
适用于横断型骨折且关节面平整的患者。手术通过克氏针贯穿骨折块,结合钢丝形成张力带结构,将剪切力转化为压应力,促进骨折愈合。术后早期需在支具保护下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,防止关节僵硬。
2、髌骨爪固定术
针对粉碎性骨折或骨质疏松患者,采用镍钛合金髌骨爪环抱固定骨折块。该术式能有效维持骨折复位状态,允许早期功能锻炼,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复杂内固定的病例。
3、部分切除术
当骨折块过小难以固定或存在严重关节面损伤时,可切除无法修复的骨块,保留主要骨折部分进行固定。需注意保留髌骨主体结构,维持伸膝装置完整性,术后需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。
4、全切除术
仅在髌骨严重粉碎且无法重建时采用。术后会导致股四头肌肌力下降约30%,需严格把握适应证,通常适用于老年低需求患者。术后需佩戴护膝并长期进行肌力康复。
5、关节镜辅助手术
适用于简单骨折类型,通过微创切口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骨折块。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的优势,但要求术者具备娴熟的关节镜操作技术,术后可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。
髌骨骨折术后需遵循阶梯式康复原则,术后2周内以冰敷、直腿抬高为主,4-6周逐渐增加主动屈膝角度至90度,8周后根据X线愈合情况开始负重训练。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进度,出现内固定松动或关节僵硬需及时干预。治疗全程需在骨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方案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