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皮肤敏感可以通过加强皮肤护理、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。日常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,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。
1、加强皮肤护理
春季气候干燥且花粉等过敏原较多,皮肤屏障易受损。建议选择温和的氨基酸类洁面产品,每日用温水清洁不超过2次。清洗后及时涂抹含神经酰胺、透明质酸的保湿霜,外出时配合SPF30以上的防晒霜,避免紫外线加重敏感。
2、药物治疗
若出现红斑、丘疹等症状,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、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。局部可短期涂抹0.1%他克莫司软膏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,眼周等薄弱部位建议使用2%尿素维E乳膏。合并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。
3、物理治疗
冷喷治疗可有效缓解急性期灼热感,每周2-3次为宜。对于顽固性皮肤敏感,正规医院的红黄光照射能促进皮肤屏障修复,通常每次治疗间隔3-5天,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。
4、及时就医
持续瘙痒超过72小时、出现渗出液或伴有呼吸困难时,应立即就诊皮肤科。医生可能会进行斑贴试验、血清IgE检测等检查,必要时给予免疫调节治疗或脱敏疗法。
日常需穿着纯棉衣物避免摩擦刺激,室内保持50%左右湿度。饮食可增加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,减少芒果、菠萝等易致敏水果摄入。若自行用药3天未缓解或症状加重,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治疗,切勿长期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