肚脐眼周围长疙瘩可能是毛囊炎、接触性皮炎、湿疹、脐疝等原因引起的,需结合具体症状进行判断。若伴有红肿、瘙痒或疼痛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
1、毛囊炎
肚脐周围皮肤毛囊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后,可能出现红色丘疹或脓疱,触摸时有疼痛感。患者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、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,若形成脓肿需由医生切开引流。
2、接触性皮炎
接触金属皮带扣、化纤衣物等过敏原后,皮肤可能出现密集小丘疹或水疱,伴随剧烈瘙痒。建议立即去除可疑致敏物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、地奈德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,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片。
3、湿疹
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免疫功能异常时,可能出现对称分布的丘疹、水疱,皮损处有渗出倾向。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、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,合并感染需配合使用红霉素软膏。
4、脐疝
腹腔内容物经脐环向外突出时,会在肚脐处形成半球形包块,咳嗽时包块增大,平卧时可回纳。婴幼儿脐疝直径小于2厘米可观察,成人脐疝需通过腹腔镜手术使用补片进行修补。
日常应注意保持肚脐部位清洁干燥,避免抓挠或挤压肿块。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,减少皮带等物品对局部的摩擦。若疙瘩持续增大、出现破溃流脓或伴有发热等情况,应及时到普外科或皮肤科就诊,通过超声检查、细菌培养等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