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瘘术后伤口护理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、预防感染并促进愈合,一般可通过清洁消毒、定期换药、饮食调理、适当活动以及定期复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护理。具体护理方式需根据伤口恢复情况遵医嘱调整。
1、清洁消毒
术后应每日用温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清洗肛门及周围皮肤,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。清洗后需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干,保持伤口干燥,减少细菌滋生。若存在分泌物,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抗生素软膏,如红霉素软膏、莫匹罗星软膏等。
2、定期换药
根据医生建议每日或隔日更换敷料,换药前需洗手并消毒工具。若伤口较深或渗出较多,可能需要填塞引流条以促进愈合。换药时观察有无红肿、渗液增多等异常,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。
3、饮食调理
术后1-2周宜进食高纤维食物如燕麦、芹菜,搭配优质蛋白如鱼肉、鸡蛋,促进组织修复。避免辛辣、油炸食物及饮酒,每日饮水1500-2000ml以软化大便,防止便秘加重伤口疼痛。
4、适当活动
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,后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,但需避免久坐久站或剧烈运动。建议每日进行提肛锻炼,每次收缩肛门5秒后放松,重复10-15次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。
5、定期复查
遵医嘱术后1周、2周及1个月复诊,通过指检或肛门镜观察愈合情况。若出现发热、剧烈疼痛、排便困难或伤口渗血,应立即返院检查,排除感染或复发可能。
术后需穿着宽松棉质内衣,避免摩擦伤口。排便后建议用温水冲洗代替纸擦,坐浴时水温控制在38-40℃,每次10-15分钟。恢复期间禁止骑自行车、负重等可能撕裂伤口的活动,术后3个月内定期随访确保完全愈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