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CB类降压药即钙通道阻滞剂,通常包括硝苯地平、氨氯地平、非洛地平、地尔硫䓬、维拉帕米等类型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,从而扩张血管、降低血压,适用于不同人群的高血压治疗。
1、硝苯地平
硝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,主要通过扩张外周动脉降低血压,起效较快,常用于高血压急症或稳定性心绞痛患者。该药可能导致反射性心率加快、面部潮红等副作用,临床上常使用其缓释制剂以维持长效降压效果。
2、氨氯地平
氨氯地平作为长效二氢吡啶类药物,具有平稳持久的降压作用,每天服用一次即可维持24小时血压控制。它对血管选择性较高,较少引起心脏传导抑制,尤其适用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或老年性高血压患者,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下肢水肿、牙龈增生等。
3、非洛地平
非洛地平同样是二氢吡啶类长效制剂,对血管平滑肌的钙通道阻滞作用较强,可显著降低外周血管阻力。其代谢受肝功能影响较小,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,但可能引起头痛、心悸等血管扩张相关反应。
4、地尔硫䓬
地尔硫䓬属于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,除降压作用外还可减慢房室结传导,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或心绞痛患者。该药可能引发心动过缓、便秘等不良反应,禁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力衰竭患者。
5、维拉帕米
维拉帕米主要作用于心脏钙通道,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,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。其降压作用较弱,但可改善心肌缺血,使用期间需监测心率和心电图变化,避免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。
使用CCB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,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、心率和水肿情况。合并心力衰竭或传导阻滞的患者需谨慎选择药物类型,服药期间避免突然停药或调整剂量,若出现严重头痛、低血压等症状应及时就医。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,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