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钙素原偏高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,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,如真菌感染、严重创伤等。具体原因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。
1、细菌感染
降钙素原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的蛋白质,在细菌感染尤其是全身性细菌感染时,炎症因子会刺激其大量释放。此时降钙素原水平常显著升高,且数值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。例如脓毒症患者的降钙素原可达正常值的数百倍。
2、真菌感染
部分侵袭性真菌感染如念珠菌血症时,机体免疫系统激活可能导致降钙素原中度升高。这种升高机制可能与真菌成分激活特定免疫通路有关,但通常升高幅度低于细菌感染。
3、非感染因素
重大手术、严重烧伤或多发伤后,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降钙素原轻度升高。某些肿瘤如甲状腺髓样癌患者,由于肿瘤细胞异常分泌,也可能出现持续性降钙素原升高。此外,长时间心肺复苏后也可见一过性升高。
若检查发现降钙素原偏高,建议及时到感染科或相应专科就诊。医生会结合血常规、C反应蛋白、微生物培养等检查,以及发热、局部红肿等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。确诊感染后需规范使用抗生素,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升高则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