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核病通常与持续发热有关,发热是结核病的常见症状之一。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除发热外,还可能伴随盗汗、乏力、体重下降、咳嗽等症状。
1、免疫反应
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,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应答反应,释放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-α等,这些物质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,导致体温升高。患者常表现为午后低热,体温多在37.5℃~38℃之间波动。
2、炎症因子释放
结核病灶中的细菌代谢产物及坏死组织会刺激机体释放白介素-1、白介素-6等细胞因子,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。这种炎症反应不仅会引起发热,还可能伴随夜间盗汗、食欲减退等消耗性症状。
3、其他并发症
部分重症结核病患者可能出现高热,如血行播散性粟粒型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。此类情况常伴随持续39℃以上的体温,且可能合并头痛、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,提示病情较重需紧急处理。
若出现持续发热超过两周,并伴有咳嗽、咳痰、咯血等呼吸道症状,建议及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、胸部CT、痰涂片检查等明确诊断。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,避免擅自停药或减量,以免产生耐药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