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筋膜炎如何进行针灸治疗?

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筋膜炎的针灸治疗通常包括局部取穴、循经取穴、电针刺激等方法,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方案。治疗时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,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。

1、局部取穴治疗

以阿是穴为主要针刺点,选取筋膜炎疼痛最明显的部位进行围刺或斜刺。针刺深度需根据病变筋膜层次调整,通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,留针20-30分钟,可配合红外线照射增强疗效。

2、循经远端取穴

根据经络循行选取相关穴位,如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、委中穴,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等。通过远端穴位刺激可调节整体气血运行,常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引发针感传导。

3、电针疗法

在局部穴位连接电针仪,选择疏密波或断续波,频率2-15Hz,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。每次治疗20分钟,能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并促进炎症吸收,尤其适用于慢性筋膜炎患者。

4、温针灸治疗

在针柄上置艾炷施灸,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导至深部组织。此法适用于寒湿型筋膜炎,可温通经络、祛除湿邪,每次灸3-5壮,注意防止烫伤。

5、刺络拔罐疗法

在局部压痛点用皮肤针叩刺至微出血后拔罐,留罐5-8分钟。此法能改善局部瘀滞状态,促进代谢产物排出,每周治疗2次为宜。

建议患者在针灸治疗期间配合适度的筋膜放松训练,避免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。急性发作期应减少患处活动,治疗前后注意保暖。若经4-6周针灸治疗症状无改善,需及时复查明确是否存在其他器质性病变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