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罗恩病通常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、内镜检查、病理学检查以及粪便检查等明确病情。具体检查项目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选择。
1、实验室检查
通过血常规、C反应蛋白、血沉等指标评估炎症活动程度及是否存在贫血、感染等并发症。部分患者还需检测血清抗酿酒酵母抗体等免疫学指标辅助诊断。
2、影像学检查
腹部CT或磁共振肠道成像可观察肠道壁增厚、狭窄、瘘管等病变特征。小肠钡剂造影有助于显示黏膜溃疡、跳跃性病灶等典型表现,适用于无法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。
3、内镜检查
结肠镜可直接观察回肠末端、结肠等部位黏膜充血、纵行溃疡、鹅卵石样改变等病变,并获取组织样本。胶囊内镜或单气囊小肠镜可用于评估小肠深部病灶。
4、病理学检查
内镜活检标本若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、裂隙状溃疡等特征性组织学改变,可支持克罗恩病的诊断,同时需排除结核等感染性疾病。
5、粪便检查
通过粪便钙卫蛋白检测评估肠道炎症水平,粪便培养或病原体检测可鉴别细菌性痢疾、阿米巴肠病等感染性肠道疾病。
怀疑克罗恩病时应尽早就医,由消化科医生根据症状、体征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。部分复杂病例可能需多次检查或联合多种检查手段才能确诊,患者需配合医生完善相关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