阑尾炎急性和慢性在发病速度、临床表现、体征检查、病程进展以及治疗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。急性阑尾炎通常发病急、症状重,而慢性阑尾炎病程较长且症状反复。
1、发病速度
急性阑尾炎多突然发作,可能在数小时内从轻微腹痛进展为剧烈疼痛。慢性阑尾炎起病较缓慢,疼痛程度较轻且时轻时重,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。两者的发病诱因相似,但机体反应速度不同。
2、临床表现
急性阑尾炎常伴随转移性右下腹痛,早期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、发热等症状。慢性阑尾炎腹痛多局限于右下腹,呈间歇性发作,发作时可能伴有腹胀或消化不良,但全身症状较轻。
3、体征检查
急性阑尾炎查体可见麦氏点压痛、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。慢性阑尾炎在非发作期体征不明显,发作时可能出现局部轻度压痛,但通常无肌紧张或反跳痛。
4、病程进展
急性阑尾炎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在48小时内发展为化脓、坏疽甚至穿孔。慢性阑尾炎病程迁延,虽存在反复炎症,但较少出现严重并发症,部分患者可能突然转为急性发作。
5、治疗方式
急性阑尾炎确诊后多需急诊手术切除,特别是化脓性或坏疽性病变。慢性阑尾炎在明确诊断后,可根据病情选择择期手术或保守治疗,但保守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。
出现持续或反复右下腹痛应及时就诊,通过血常规、超声或CT等检查明确诊断。治疗方式需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决定,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。术后患者需注意切口护理,定期复查以促进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