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肾衰竭的检查通常包括血液检查、尿液检查、影像学检查以及肾活检等方法。具体需根据患者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检查手段。
1、血液检查
通过检测血清肌酐、尿素氮、胱抑素C等指标评估肾功能。肾小球滤过率(GFR)是判断肾衰竭分期的重要依据。同时需监测电解质(如血钾、血磷)及血红蛋白水平,以评估代谢紊乱和贫血情况。
2、尿液检查
分析尿液中蛋白质、红细胞、管型等成分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明确蛋白丢失程度,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比值有助于早期发现肾损伤。尿沉渣检查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活动性肾病。
3、影像学检查
肾脏超声可观察肾脏大小、结构及血流情况,萎缩肾提示慢性病变。CT或MRI能清晰显示肾脏形态异常、梗阻等问题。放射性核素肾图可评估分肾功能。
4、肾活检
在病因不明或病情进展迅速时,通过穿刺获取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,明确肾小球、肾小管病变类型,指导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。
建议出现水肿、乏力、尿量改变等症状时尽早就诊。检查前需遵医嘱禁食或停用影响结果的药物。确诊后应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,配合医生进行病因治疗和并发症管理,同时注意控制血压、血糖等危险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