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慢性胃炎会引起贫血吗

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慢性胃炎可能会引起贫血,尤其是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。长期胃黏膜损伤可能影响营养吸收或导致慢性失血,进而引发贫血相关症状。

缺铁性贫血是慢性胃炎患者常见的贫血类型。胃黏膜受损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减少,影响食物中铁的溶解和吸收。此外,胃黏膜糜烂或溃疡可能引发长期隐性出血,造成铁元素流失。患者可能出现乏力、面色苍白、头晕等症状,可通过血常规和铁代谢检查确诊。

巨幼细胞性贫血与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有关。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累及胃底腺,导致内因子分泌不足,而内因子是维生素B12吸收的关键物质。这种情况可能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,需要结合血清维生素B12检测和骨髓穿刺进行诊断。长期饮酒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加重这种吸收障碍。

其他因素如慢性炎症消耗也可能参与贫血发生。胃黏膜炎症可能影响机体造血功能,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性降低。部分患者因腹胀、食欲减退导致蛋白质和叶酸摄入不足,可能加重贫血程度。老年人或合并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患者风险相对更高。

建议慢性胃炎患者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,出现疲劳、心悸等贫血症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。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瘦肉、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,同时积极治疗原发胃病。确诊贫血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、维生素B12补充剂或进行针对性治疗,避免自行服用补血药物掩盖病情进展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