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光度是眼科用于评估眼球屈光状态的重要指标,与近视眼的诊断密切相关。近视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屈光度检查、视力测试以及眼部结构评估等多种方法,不能仅凭单一指标判断。
屈光度检查主要通过验光仪测量,当眼球屈光力过强或眼轴过长时,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,表现为负值屈光度。例如-3.00D表示300度近视,但需注意青少年可能存在的假性近视需通过散瞳验光鉴别。临床上确诊近视需满足裸眼视力低于正常值,且散瞳验光显示负性屈光度超过-0.50D。
除屈光度外,诊断需结合视力表检查明确视物模糊程度,通过眼轴长度测量判断轴性近视类型,裂隙灯检查排除角膜病变等继发因素。高度近视患者还需进行眼底照相、OCT等检查评估视网膜健康状况。
建议发现视力下降时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,儿童青少年应每半年接受一次全面视光检查。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阅读姿势,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,增加户外活动时长以预防近视发展。已确诊近视者应遵医嘱选择框架眼镜、角膜塑形镜等矫正方式,定期复查屈光度和眼底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