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房肿块通常需要进行触诊、超声检查、钼靶检查、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。具体检查项目需根据肿块的形态、质地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判断。
1、触诊
医生通过手触摸乳房及周围淋巴结,初步评估肿块的大小、形状、活动度及压痛情况。对于边界清晰、质地较软的肿块,可能提示良性病变;若肿块质地硬、活动度差,则需进一步检查。
2、超声检查
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肿块的位置、大小、血流信号及边界特征,能鉴别囊性与实性病变。该检查无辐射,尤其适合年轻女性或致密型乳腺组织的人群,还可引导穿刺活检。
3、钼靶检查
即乳腺X线摄影,能够发现微小钙化灶及结构扭曲,对早期乳腺癌筛查有重要意义。40岁以上女性或疑似恶性钙化者常作为首选,但对致密乳腺分辨率较低,需结合超声综合判断。
4、磁共振成像检查
对超声和钼靶难以明确的复杂病例,可通过磁共振评估肿块的血供特点及周围组织侵犯范围。常用于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、假体植入后评估或术前分期。
5、病理活检
包括细针穿刺、空心针穿刺或手术切除活检,通过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,是确诊良恶性的金标准。若影像学提示恶性可能或肿块持续增大,需及时进行活检。
发现乳房肿块后应尽早就诊乳腺专科,根据医生建议逐步完善检查。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肿块,检查前需避开月经周期引起的生理性肿胀。病理结果明确前需保持良好心态,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或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