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槽症是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、口腔异味、牙槽窝空虚等症状,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或发热。该症状通常发生在术后3-5天,需及时就医处理。
1、剧烈疼痛
干槽症的疼痛常从拔牙创口向耳颞部、下颌区放射,呈持续性跳痛或刺痛,且止痛药物难以缓解。这种疼痛通常在拔牙后2-3天突然加重,可能影响正常咀嚼和睡眠。
2、口腔异味
由于血凝块脱落导致骨面暴露,坏死组织在口腔细菌作用下分解,会产生明显的腐臭味。患者常自觉口内有异常腥臭气味,即使刷牙漱口也难以消除。
3、牙槽窝空虚
拔牙窝内缺乏正常愈合的血凝块,可见灰白色骨壁裸露,窝洞内可能有腐败残留物。用探针检查时可触及粗糙骨面,触碰时疼痛加剧。
4、淋巴结肿大
约30%患者会出现同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,触诊可发现黄豆大小的活动性结节,伴随轻度压痛,这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。
5、发热乏力
当继发细菌感染时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(体温37.5-38.5℃)、头痛等全身症状,严重者可能伴有食欲减退和乏力感。
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到口腔科就诊,医生会通过清创术和碘仿纱条填塞进行治疗。术后应保持口腔卫生,避免吸烟饮酒,按医嘱使用抗菌漱口水。早期干预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,避免继发颌骨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