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物理治疗能改善肌肉萎缩吗

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物理治疗一般可以改善肌肉萎缩,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。肌肉萎缩可能与废用性萎缩、神经损伤、肌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,物理治疗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并促进功能恢复。

1、增强肌力和耐力

物理治疗中的抗阻训练、等长收缩运动能够刺激肌肉纤维,增加肌肉横截面积和力量。例如,针对下肢肌肉萎缩可进行坐位抬腿、靠墙静蹲等训练,逐步提升肌肉耐力和运动功能。

2、促进血液循环

热疗、电刺激、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能扩张局部血管,加速代谢废物排出,为肌肉提供更多营养。如神经损伤后肌肉萎缩,经皮神经电刺激可改善神经营养状态,减缓肌肉萎缩速度。

3、延缓萎缩进展

对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疾病,定制化的关节活动度训练、水疗能维持现有肌肉功能,防止挛缩畸形。平衡训练和步态矫正还可降低跌倒风险,提升患者生活质量。

进行物理治疗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,急性神经损伤患者建议发病后2-4周开始介入。治疗期间需配合营养支持,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。若肌肉萎缩持续加重或伴肌无力、感觉异常,应及时复查肌电图调整治疗方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