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肾不好时情绪会有哪些变化?

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肾不好可能引发焦虑、抑郁、易怒、情绪波动大及睡眠障碍相关的情绪问题,这些变化与疾病本身和治疗过程密切相关。具体情绪表现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,需结合医学评估和心理支持进行干预。

1、焦虑

肾脏功能下降可能导致代谢废物蓄积,影响神经系统功能,部分患者会出现对疾病预后的担忧。尤其是面临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时,经济压力和生存压力可能加重焦虑情绪,表现为坐立不安、心悸等症状。

2、抑郁

长期治疗带来的身体不适和生活质量下降,可能引发持续性的情绪低落。患者可能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,伴随食欲减退、乏力等躯体症状。研究表明,约25%-30%的慢性肾病患者存在中重度抑郁倾向。

3、易怒

电解质紊乱特别是血钙磷代谢异常,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平衡,导致情绪控制能力下降。患者常因琐事出现暴躁反应,这种情绪波动在尿毒症脑病早期阶段尤为明显。

4、情绪波动大

肾功能不全引起的睡眠障碍和慢性疼痛,会降低情绪调节能力。部分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哭笑无常等情感失禁表现,这与尿毒症毒素对边缘系统的损伤有关。

5、睡眠障碍相关情绪问题

夜间多尿、皮肤瘙痒等症状导致的睡眠剥夺,可能引发日间烦躁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。长期睡眠质量差会形成恶性循环,加重情绪障碍。

出现这些情绪变化时,建议及时向肾内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。规范的疾病治疗配合认知行为疗法、正念训练等心理干预,能有效改善情绪状态。家属应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,帮助患者维持积极治疗信心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