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可能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。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损害,属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并发症之一。
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,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。这种血管病变可累及冠状动脉,引发心肌缺血、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。同时,高血糖状态可能引起心肌细胞代谢紊乱,导致心肌能量供应不足,进而影响心脏收缩功能。约32%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,这类隐匿性病变可能突发严重心血管事件。
除血糖因素外,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肥胖等代谢紊乱,这些因素会协同加速动脉硬化进程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,更易在受损的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。胰岛素抵抗作为糖尿病的核心病理生理改变,可能通过激活炎症反应、氧化应激等机制直接损伤心血管系统。
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-6个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,定期检查血压、血脂水平。日常需遵医嘱规范使用降糖药物,保持合理膳食结构,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。若出现胸闷、气促等不适症状,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,必要时进行冠脉CT或心脏超声检查。通过综合管理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