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包括感染、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、应激状态、急性疾病以及药物使用等,需及时明确原因并治疗。
1、感染
呼吸道感染、泌尿系统感染或皮肤感染等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。病原体侵袭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,胰岛素需求增加,同时可能伴随发热、乏力等症状。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抗生素,如头孢克肟片、阿莫西林胶囊等,并调整胰岛素用量。
2、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
未规律注射胰岛素或自行减量会直接导致血糖升高,脂肪分解加速,酮体生成增多。患者可能出现多尿、口渴加重等症状。需立即恢复胰岛素规范治疗,如甘精胰岛素、门冬胰岛素等,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。
3、应激状态
严重外伤、手术、急性心肌梗死或精神创伤等应激事件会促使肾上腺素、皮质醇等激素分泌增加,拮抗胰岛素作用,诱发代谢紊乱。此类情况需积极处理原发疾病,同时密切监测血糖,必要时静脉输注胰岛素。
4、急性疾病
急性胰腺炎、脑卒中等疾病可能直接干扰糖代谢,加重胰岛素抵抗。伴随腹痛、呕吐或意识障碍等症状时,需针对病因治疗,例如使用胰酶肠溶胶囊、依达拉奉注射液等药物,并加强血糖管理。
5、药物使用
糖皮质激素、噻嗪类利尿剂或某些抗精神病药可能干扰糖脂代谢,诱发酮症酸中毒。例如长期服用泼尼松片、氢氯噻嗪片等药物时,需定期监测血糖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。
若出现恶心、呼吸深快、意识模糊等疑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自行停用胰岛素或更改药物剂量,同时注意预防感染、控制基础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