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生素D缺乏通常会影响骨骼结构,可能引发骨软化症、骨质疏松等问题。长期缺乏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,影响骨骼矿化过程。
维生素D在人体中主要负责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,维持血钙浓度稳定。当体内维生素D不足时,肠道对钙的吸收率会下降至10-15%(正常为30-40%),导致血钙水平降低。这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,促使骨骼释放钙质入血,长期将导致骨密度下降。儿童时期缺乏可能引发佝偻病,出现方颅、鸡胸等骨骼畸形;成年人则可能形成骨软化症,表现为骨痛、骨骼变形。
建议通过适量日晒(每周2-3次,每次15-30分钟)、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(三文鱼、蛋黄、强化乳制品)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。对于已出现骨骼症状者,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,通过骨密度检测和血钙磷水平测定明确诊断,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