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颌骨矫正手术和牙齿矫正的主要区别体现在适应症、治疗手段以及治疗阶段等方面。前者多用于骨性畸形,后者主要解决牙齿排列问题,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评估后确定。
1、适应症不同
下颌骨矫正手术适用于上下颌骨位置异常或骨性发育问题,如严重的地包天、凸嘴、面部不对称等。牙齿矫正则针对牙齿排列不齐、牙缝过大、咬合异常等牙性问题,如龅牙、牙齿拥挤等。前者解决的是骨骼结构异常,后者调整的是牙齿位置。
2、治疗手段不同
下颌骨矫正需通过外科手术截骨、调整骨块位置并固定,属于四级手术范畴,需全身麻醉。牙齿矫正通过佩戴固定托槽、隐形牙套等正畸装置,利用持续外力移动牙齿,治疗周期通常为1-3年。部分复杂病例需要先正畸治疗排齐牙齿,再配合正颌手术改善骨性问题。
3、治疗阶段不同
单纯牙齿矫正通常在青少年期或成年后均可进行。下颌骨矫正手术需在骨骼发育停止后实施,女性约15-17岁,男性约17-19岁后。术后往往需要继续正畸治疗精细调整咬合,整体治疗周期可能长达2-5年,涉及多学科联合诊疗。
若存在颌面畸形或咬合异常,建议尽早到口腔正畸科或颌面外科就诊。医生会通过X光片、牙齿模型及面部扫描等检查,判断属于骨性还是牙性问题,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两者并非互相替代,严重骨性畸形患者常需手术与正畸联合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