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修复后的护理需要保持口腔卫生、调整饮食习惯、避免咬硬物并定期复诊,以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。具体护理方式因人而异,建议结合医生指导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1、保持口腔卫生
修复后需坚持早晚刷牙,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,避免过度用力摩擦修复体。进食后及时漱口,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,防止食物残渣滞留引发继发龋或牙龈炎。若为活动义齿,需每日取出清洗并用冷水浸泡。
2、注意饮食调整
修复后24小时内避免咀嚼过硬、过黏食物,防止修复体松动脱落。初期建议选择温软食物,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。长期需减少摄入咖啡、茶、红酒等易导致修复体着色的饮品,戒烟以避免烤瓷牙边缘色素沉积。
3、避免咬合创伤
修复体完全固化前(约24-48小时)避免用修复侧咀嚼。日常不要用牙齿开瓶盖、咬指甲等硬物,夜间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垫。活动义齿佩戴者需每日控制佩戴时间,睡眠时需取出让牙龈休息。
牙齿修复后若出现持续疼痛、修复体松动或崩瓷等情况,应及时就诊处理。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专业洁牙和修复体检查,通过咬合纸测试评估咬合关系。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,使用含氟漱口水可增强基牙抗龋能力,定期更换牙刷保持清洁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