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压高通常需要进行眼压测量、眼底检查、视野检查、前房角镜检查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眼科检查。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眼压升高的原因,并评估是否存在视神经损伤或青光眼等病变。
1、眼压测量
这是最基础的检查项目,通过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压平眼压计直接测量眼球内部压力。正常眼压范围为10-21mmHg,若数值持续高于21mmHg则提示眼压升高,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判断病因。
2、眼底检查
使用裂隙灯显微镜或直接检眼镜观察视神经乳头形态,若发现杯盘比增大、视盘边缘出血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等表现,可能提示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。该检查可直观评估视神经受损程度。
3、视野检查
通过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检测视野范围,若发现鼻侧阶梯、弓形暗点或中心视野缺损等特征性改变,说明眼压升高已造成视功能损伤。该检查对青光眼分期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。
4、前房角镜检查
利用特殊接触镜观察房角结构,可区分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。闭角型青光眼可见房角狭窄或粘连,而开角型青光眼房角开放但可能存在色素沉着或小梁网异常。
5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
通过OCT定量分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区结构,能够早期发现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细微损伤,其检测敏感度高于传统眼底检查。
建议出现眼胀、头痛、视力模糊等眼压升高症状时,及时到眼科完善上述检查。确诊青光眼后需每3-6个月复查眼压和视野,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或进行激光治疗,避免视功能不可逆损伤。日常应避免长时间暗环境用眼,控制情绪波动,减少咖啡因摄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