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龈出血是否严重需根据具体原因判断。多数情况下,牙龈出血可能与局部刺激或牙龈炎有关;少数情况下,可能提示血液疾病或全身性疾病,需及时就医鉴别。
牙龈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生理性刺激,例如刷牙力度过大、使用过硬牙刷或牙线使用不当。这种情况下,牙龈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渗血,调整口腔清洁工具和方法后即可缓解。牙龈炎引起的出血通常伴有红肿、触碰痛等症状,牙菌斑堆积导致的炎症反应会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,此时需通过洁牙和局部用药控制感染。若发展为牙周病,除持续性出血外,还可出现牙齿松动、牙槽骨吸收等不可逆损伤。
值得注意的是,长期反复的牙龈出血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相关。血小板减少症、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,以及肝硬化、维生素K缺乏等全身性疾病都可能以牙龈出血为早期表现。这类出血往往呈现自发性、广泛性特点,可能伴随皮肤瘀斑、鼻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倾向。建议出现不明原因牙龈出血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时,及时进行血常规、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,由医生评估是否存在系统性健康问题。
日常维护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。每半年至一年接受专业洁牙,可有效预防牙龈炎。若出血持续超过两周或出血量较大,应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,及时到口腔科或血液科就诊排查病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