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后跟疼痛的治疗方法包括日常调理、物理治疗、药物治疗等,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方案。常用药物有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双氯芬酸钠缓释片、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,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。
1、日常调理
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能加重足跟负担,建议适当休息并选择鞋底柔软、足弓支撑较好的鞋子。肥胖者可通过控制体重减轻足部压力,避免足底筋膜过度牵拉。
2、物理治疗
局部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紧张。足底筋膜拉伸训练如台阶牵拉法、毛巾牵拉法等,每日坚持10-15分钟,有助于改善足底筋膜炎引发的疼痛。
3、药物治疗
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疼痛明显的情况,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能阻断环氧化酶活性,塞来昔布胶囊选择性抑制COX-2酶。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通过皮肤渗透发挥局部抗炎作用。
4、局部封闭治疗
对于顽固性疼痛,医生可能会采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进行痛点封闭,但每年注射不宜超过3次,以免导致筋膜断裂。
5、手术治疗
保守治疗无效的跟骨骨刺或严重足底筋膜挛缩患者,可能需要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进行骨赘切除或筋膜松解,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足部功能。
出现脚后跟疼痛建议及时就诊骨科或足踝外科,通过X线、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。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,糖尿病患者、孕妇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。治疗期间可配合穿戴夜间支具,保持足底筋膜适度伸展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