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酒精对心脏有哪些影响

杨崛圣 心脏大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

酒精对心脏的影响通常包括心肌损伤、心律失常、血压变化、心肌病以及动脉硬化等。长期或过量饮酒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对心脏健康造成危害,需结合个体情况及时调整饮酒习惯。

1、心肌损伤

酒精中的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具有直接毒性作用,可破坏心肌细胞结构,影响心脏收缩功能。长期酗酒会导致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功能障碍,引发氧化应激反应,表现为心肌纤维化、心室扩张等病理改变。临床研究显示,每日摄入酒精超过40克的人群,心肌损伤风险显著增加。

2、心律失常

酒精可干扰心脏电生理活动,短期大量饮酒可能引发阵发性房颤,称为“假日心脏综合征”。其机制与酒精刺激交感神经、改变细胞膜离子通道有关,患者可能出现心悸、胸闷等症状。长期饮酒者发生室性早搏、房颤等持续性心律失常的概率较常人高3-5倍。

3、血压升高

酒精通过激活肾素-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管收缩,同时抑制一氧化氮生成,增加外周血管阻力。每日摄入30克酒精可使收缩压平均上升4mmHg,舒张压上升2mmHg,这种效应在饮酒后4-6小时内尤为明显,长期可能发展为高血压性心脏病。

4、酒精性心肌病

长期过量饮酒(通常每日>80克且持续5年以上)会导致心肌细胞脂肪变性,心室壁变薄,心脏泵血功能下降。患者早期表现为运动后气促,晚期可能出现心力衰竭,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扩大伴射血分数降低,需通过戒酒和抗心衰治疗干预。

5、动脉粥样硬化

酒精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可损伤血管内皮,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沉积。尽管少量饮酒可能暂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,但过量摄入会加剧炎症反应,加速冠状动脉斑块形成。研究表明,每日饮酒超过60克的人群,冠心病发生率较适度饮酒者增加48%。

建议存在心血管基础疾病者严格限制酒精摄入,健康人群每日饮酒量不宜超过15克(约350ml啤酒)。若饮酒后出现持续性胸痛、呼吸困难或心律不齐,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,避免延误病情。戒酒6-12个月后,部分心脏功能损伤可得到显著改善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