疱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、止痛治疗、局部护理、免疫调节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,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。若出现皮肤水疱、疼痛或反复发作,建议及时皮肤科就诊。
1、抗病毒治疗
疱疹多由病毒感染引起,临床常用阿昔洛韦片、盐酸伐昔洛韦胶囊、泛昔洛韦片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。这类药物能抑制病毒DNA复制,缩短病程并降低传染性。对于带状疱疹患者,早期用药可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。
2、止痛治疗
针对疱疹引起的神经痛,可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、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。急性期疼痛明显者,可短期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。
3、局部护理
保持患处清洁干燥,避免继发感染。疱疹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,破损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。眼部疱疹需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等特异性抗病毒眼用制剂。
4、免疫调节治疗
对于反复发作的生殖器疱疹患者,可遵医嘱使用胸腺肽肠溶片、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增强剂。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。
5、物理治疗
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可尝试紫外线照射、半导体激光等物理疗法,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修复缓解症状。
疱疹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饮酒和辛辣刺激饮食。衣物需宽松透气,切忌抓挠皮损部位。免疫功能正常者病程通常2-3周,但出现高热、视力受损或持续剧烈疼痛时,应立即就医进行系统性治疗。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,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