躁郁症患者容易出现冲动行为,可能与神经递质异常、认知功能受损以及伴随的焦虑或激越状态等因素有关。具体病因需结合个体情况由医生评估判断。
1、神经递质异常
躁郁症患者大脑内的多巴胺、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常出现波动。在躁狂发作期间,这些递质过度活跃会导致情绪高涨、思维奔逸,使患者对行为后果的判断力下降,容易出现冲动购物、危险驾驶等不计后果的行为。
2、认知功能受损
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常伴随执行功能下降,表现为注意力分散、决策能力减弱。这种认知缺陷会影响患者对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,难以在行动前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,从而增加冲动行为的概率。
3、焦虑或激越状态
部分躁郁症患者会同时出现焦虑症状,表现为坐立不安、内心烦躁。这种持续的心理不适可能促使患者通过冲动行为(如自伤、攻击行为)来暂时缓解内心压力,形成恶性循环。
躁郁症属于需要长期规范治疗的精神疾病,建议患者定期到精神科复诊,通过心境稳定剂(如碳酸锂、丙戊酸钠)、抗精神病药物(如奥氮平、喹硫平)等控制症状。家属应注意为患者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,避免过度刺激,同时密切观察情绪变化,发现异常行为及时就医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