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肠狭窄可能导致排便困难、腹痛、便血、肛门坠胀感以及肠梗阻等不适症状。具体表现因狭窄程度和位置而异,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排查。
1、排便困难
直肠管腔变窄后,粪便通过时阻力增大,可能表现为排便费力、排便时间延长或粪便变细。部分患者需长期依赖泻药或灌肠才能完成排便,严重时甚至无法自主排出粪便。
2、腹痛
狭窄部位上方的肠道内容物滞留可引起腹胀、阵发性绞痛,排便后疼痛可能暂时缓解。若发生肠壁水肿或炎症,可能伴随持续性钝痛。
3、便血
坚硬粪便通过狭窄部位时可能擦伤黏膜导致出血,通常为便后滴血或手纸带血。若存在肿瘤性病变引起的狭窄,可能伴有黏液脓血便。
4、肛门坠胀感
直肠下端狭窄可能导致肛门持续性的坠胀、排便不尽感,患者在久坐或久站后症状可能加重,临床上称为“里急后重”。
5、肠梗阻
完全性狭窄或严重狭窄时,肠道内容物完全无法通过,可能出现停止排气排便、剧烈腹痛、呕吐等机械性肠梗阻症状,属于急症需立即处理。
日常应注意保持饮食清淡,避免进食粗纤维食物加重肠道负担。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或突发剧烈腹痛,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就诊,通过肠镜、CT等检查明确狭窄原因,根据病因进行药物、扩张治疗或手术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