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齿导致牙周病通常建议拔除,但具体需根据智齿的位置、炎症程度及患者健康状况综合评估。若智齿阻生或反复引发感染,一般需及时拔除以避免病情加重。
1、阻生智齿
若智齿生长位置不正,部分萌出或完全埋伏于牙龈下,容易形成牙周袋,食物残渣滞留引发细菌滋生,导致周围牙龈红肿、出血及牙槽骨吸收。这种情况通常建议拔除,以消除感染源。
2、反复感染
当智齿周围牙龈频繁发炎(如智齿冠周炎),甚至引发颌面部肿胀、张口受限时,说明局部炎症难以控制。此时拔牙可避免感染扩散,防止牙周病进一步恶化。
3、牙齿移位或邻牙损伤
阻生智齿可能挤压邻牙,导致牙齿排列不齐或邻牙牙根吸收,加重牙周支持组织破坏。拔除后可减少对邻牙的损害,有助于维护整体牙列健康。
若患者存在严重全身性疾病(如未控制的高血压、凝血功能障碍)或智齿位置正常且无感染史,可暂时观察并加强口腔清洁。日常需使用牙线、漱口水清洁智齿区域,定期口腔检查监测牙周状况。建议尽早就诊拍摄口腔X线片,由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,避免延误导致牙槽骨严重吸收或感染扩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