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齿引起牙痛是否需要拔除,需根据其生长情况、对口腔健康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。若智齿存在阻生、反复感染或导致邻牙损伤等问题,通常建议拔除;若智齿正常萌出且无炎症,可考虑保留。
1、阻生智齿
若智齿因空间不足呈水平、倾斜等阻生状态,易形成牙龈盲袋,导致食物嵌塞和细菌滋生,引发冠周炎或龋齿。此类阻生智齿因无法通过清洁彻底控制感染,通常需拔除以消除疼痛和炎症反复发作。
2、反复感染
智齿周围牙龈若因抵抗力下降频繁发生红肿、化脓,甚至引发间隙感染或全身发热,说明局部感染难以彻底控制。此时拔除智齿可避免感染扩散,保护颌骨和周围软组织健康。
3、邻牙损伤
部分阻生智齿会持续顶撞邻牙牙根或牙冠,导致第二磨牙出现牙根吸收、龋坏甚至松动。通过X线片若发现邻牙已受不可逆损伤,需尽早拔除智齿以阻止病变进展。
4、正常萌出智齿
若智齿完全垂直萌出,与对颌牙形成正常咬合关系,且患者口腔清洁能力良好,未发生过冠周炎或龋齿,可定期观察保留。但需每年进行口腔检查,监测其清洁度及邻接关系变化。
出现智齿疼痛时,建议尽早就诊口腔外科,通过临床检查和全景片评估智齿位置、炎症程度及邻牙状态。急性感染期需先进行冠周冲洗、抗生素治疗控制炎症后再拔牙。日常需加强智齿周围清洁,使用冲牙器清理牙龈盲袋,降低感染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