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如何判断病情?

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中医四诊望、闻、问、切是传统医学的核心诊断方法,主要通过观察患者整体状态、听取声音气味、询问症状病史以及诊察脉象触感等方式综合分析病情。四诊各有侧重且相互补充,需结合使用。

1、望诊

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、舌苔、体态及分泌物等外在表现判断病情。例如,面色苍白可能提示气血不足,舌苔黄厚多与湿热内蕴相关,眼睑浮肿可能反映肾脏问题。望诊还包括观察皮肤有无皮疹、指甲色泽等细节。

2、闻诊

包括听觉和嗅觉两个维度。医生会注意患者语言是否低微(气虚)、呼吸是否急促(肺疾),同时辨别体味、口气等异常气味。如口中酸腐味可能与消化不良有关,痰液腥臭常提示肺部感染。

3、问诊

系统询问症状发生时间、加重缓解因素、既往病史及家族健康状况。重点了解寒热感觉(畏寒或发热)、汗出情况(自汗盗汗)、二便状态(便秘或腹泻)以及饮食睡眠等生活细节,为辨证提供依据。

4、切诊

除脉诊外还包括触按身体部位。脉诊通过寸口脉判断脏腑状态,如弦脉主肝郁、滑脉多痰湿。触诊可发现腹部包块、肢体肿胀或压痛反应,辅助定位病变部位。

需注意的是,单一诊法获取的信息可能存在局限性。临床实践中强调四诊合参,结合患者体质、季节环境等因素综合辨证。建议就诊时如实反映症状细节,由专业中医师进行系统评估,避免仅凭个别体征自行诊断用药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