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中医望闻问切对疾病诊断有何帮助?

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中医的望闻问切是传统诊断方法,对疾病的辨识和诊疗具有独特价值。这四种诊法通常能帮助医生收集病情信息、判断病机性质,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。

1、望诊

通过观察患者的神态、面色、舌苔及形体变化,判断脏腑功能状态。例如舌质红绛可能提示体内有热,面色苍白多与气血不足有关,这些直观体征有助于初步辨识证型。

2、闻诊

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。声音低微可能属气虚,咳声重浊多因痰湿;口中腐臭气味常与胃肠积热相关,这些异常声响与气味可为辨证提供线索。

3、问诊

系统询问病史、症状特点及变化规律。通过了解患者恶寒发热的轻重缓急、饮食二便情况等,能明确病位深浅,如恶寒发热伴随鼻塞流涕多属表证。

4、切诊

包含脉诊和触诊。寸口脉浮主表证,沉脉多里证;腹部拒按属实,喜按属虚。脉象变化能反映气血盛衰,触诊可探查局部病灶性质。

建议就诊时如实反映症状细节,配合医生完成四诊信息采集。诊断过程中需注意四诊合参,避免单凭某一诊法下结论。若出现身体不适,应及时到正规中医医疗机构就诊,由专业医师综合判断病情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