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瘤是两种不同的妇科疾病,主要区别在于病因、症状及治疗方式。子宫内膜炎多由感染引起,而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,与激素水平有关。
子宫内膜炎通常由细菌、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导致,常见于流产后或宫腔操作后。患者可能出现下腹痛、发热、异常阴道分泌物或月经淋漓不尽等症状。诊断需结合妇科检查、血常规及分泌物培养,治疗以抗生素为主,如头孢曲松钠、多西环素等,严重时需手术清除感染组织。
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,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密切相关。典型症状包括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、下腹坠胀及压迫症状(如尿频)。超声或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肌瘤位置及大小,无症状者定期观察,症状明显者可选用米非司酮等药物抑制生长,或通过肌瘤剔除术、子宫切除术治疗。
若出现异常出血、腹痛或盆腔包块等症状,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,通过超声、内镜等检查明确诊断,避免延误治疗。两类疾病治疗方案差异较大,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