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如何早期诊断DMD病?

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

杜氏肌营养不良症(DMD)的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及遗传学分析。通常可通过观察运动能力异常、检测肌酸激酶水平、基因检测、肌肉活检以及新生儿筛查等方法进行早期识别。

1、运动能力异常

患儿在3-5岁时可能出现走路迟缓、易跌倒、爬楼梯困难等表现,部分存在腓肠肌假性肥大。若发现幼儿运动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人,或出现踮脚走路、起身困难(Gowers征)等特征性动作,应警惕DMD可能。

2、肌酸激酶检测

血液中肌酸激酶(CK)水平显著升高是重要线索,通常可达正常值的10-100倍。对于有运动障碍表现的男童,临床常将CK作为初筛指标,其升高反映肌肉细胞持续损伤。

3、基因检测

通过多重连接探针扩增(MLPA)或二代测序技术检测DMD基因突变,可发现外显子缺失、重复或点突变。该检查具有确诊价值,尤其对于CK显著升高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患儿,能实现早期分子诊断。

4、肌肉活检

针对基因检测未明确病因者,可进行肌肉组织病理学检查。典型表现为肌纤维大小不一、坏死及结缔组织增生,免疫组化显示抗肌萎缩蛋白完全缺失,但目前已较少作为首选诊断方法。

5、新生儿筛查

部分地区通过足跟血检测肌酸激酶水平进行新生儿筛查,结合后续基因检测可在症状出现前实现早期诊断,为及时干预创造机会。

若家族中有DMD病史或发现男童存在异常运动表现,建议尽早就诊儿科或遗传代谢科。确诊后需进行多学科管理,包括康复治疗、心肺功能监测及遗传咨询。早期开展激素治疗和个体化护理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