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SV阳性通常具有传染性,但具体传播风险需结合病毒活跃程度、症状表现等因素综合判断。当处于发病期或存在皮损时,传染性较强;在病毒潜伏期时传播概率相对较低。
1、发病期传染性强
HSV阳性者在出现水疱、溃疡等皮损期间,病毒载量显著升高。直接接触疱液或病变部位,可通过皮肤黏膜接触、性接触等方式传播。此时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、餐具等物品。
2、无症状排毒期存在风险
约20%感染者可能在无症状期间通过唾液、生殖道分泌物等排出病毒。这种情况下虽无典型症状,但仍有传播可能性,尤其在与免疫力低下人群接触时更需警惕。
3、母婴垂直传播可能
妊娠期HSV阳性孕妇在分娩时,若产道存在活动性感染,可能导致新生儿疱疹,严重时可引发脑炎等并发症。因此孕晚期需加强病毒监测,必要时选择剖宫产。
HSV感染者日常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,皮损期避免搔抓防止病毒扩散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,如阿昔洛韦、泛昔洛韦等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。性接触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传播概率,但无法完全避免病毒传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