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BD是炎症性肠病的英文缩写,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。目前认为IBD的发病与遗传、免疫异常、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,饮食并非直接致病因素,但可能作为诱因或加重因素影响病情。
1、饮食作为诱因
高脂、高糖、加工食品等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,增加肠黏膜通透性,从而诱发或加重肠道炎症反应。例如,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可能与克罗恩病发病风险升高相关。
2、饮食加重症状
急性发作期摄入辛辣食物、乳制品、酒精等刺激性食物,可能直接刺激肠黏膜,导致腹痛、腹泻等症状加重。部分患者对特定食物如麸质存在不耐受现象。
3、饮食与缓解相关
缓解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、Ω-3脂肪酸等抗炎成分,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。地中海饮食模式因其富含抗氧化物质,被证实有助于改善部分患者的炎症指标。
日常饮食建议选择易消化、低渣食物,避免过冷过热饮食,注意记录饮食日记以识别个体敏感食物。确诊IBD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,必要时配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,切忌自行尝试极端饮食疗法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