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PD检查全称为结核菌素皮肤试验,主要用于检测人体是否感染结核杆菌或评估免疫状态。其作用包括筛查结核感染、辅助诊断结核病以及判断免疫系统对结核的应答能力。
1、筛查结核感染
PPD检查通过在前臂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,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。若机体曾接触过结核杆菌,免疫系统会产生记忆性T细胞,注射48-72小时后局部可能出现红肿、硬结等迟发型超敏反应。硬结直径≥5mm通常提示可能存在结核感染,但需排除卡介苗接种史等因素的影响。
2、辅助诊断结核病
对于疑似肺结核或肺外结核的患者,PPD强阳性反应(硬结≥15mm或伴随水疱、坏死)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。但需结合临床症状、影像学检查和痰液培养等结果综合判断,因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假阴性,而既往接种卡介苗者可能出现假阳性。
3、评估免疫状态
该检查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。例如HIV感染者、器官移植术后患者若出现PPD阴性或弱阳性,可能提示免疫功能受损。此外,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PPD试验,可动态观察免疫恢复情况。
PPD检查属于初步筛查手段,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。建议在检查后72小时内由专业人员测量硬结大小,若出现异常红肿、水疱等反应应及时处理。有活动性结核病症状或免疫缺陷者,需结合γ-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更精准的检测方法综合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