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h阳性血型受血者在输血时通常需确保供血者血型匹配、进行抗体筛查、血液质量合格等,以保障输血安全。具体操作需严格遵循医疗机构规范,由专业医务人员执行。
1、血型匹配
输血前必须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交叉配型试验,确保供血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表面抗原相容。例如Rh阳性受血者一般可接受Rh阳性或阴性血液,但Rh阴性受血者只能接受Rh阴性血液,否则可能引发溶血反应。
2、抗体筛查
部分人群因妊娠、既往输血等原因可能产生不规则抗体,如抗D、抗E等。输血前需通过抗体筛查试验排除此类风险,若检测到抗体则需选择抗原阴性血液,避免发生免疫性输血反应。
3、血液质量
所有血液制品需经过病原体检测(如乙肝、丙肝、HIV、梅毒等),并采用白细胞过滤技术降低发热反应风险。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,还需进行辐照处理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。
Rh血型系统涉及52种抗原,除D抗原外,C、c、E、e抗原也需关注。特殊情况下如多次输血者、孕妇等,建议进行更详细的血型鉴定和抗体追踪。输血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若出现寒战、发热、呼吸困难等反应需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处理。建议受血者在输血前如实告知医务人员既往输血史、妊娠史及过敏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