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,例如血流感染、腹腔感染、肺炎等。这类药物通常作为二线治疗方案或在特定病原体感染时使用,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和剂量。
1、严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
氨基糖苷类药物对大肠埃希菌、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,适用于血流感染、泌尿系统感染及烧伤后感染。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庆大霉素、阿米卡星等,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杀菌作用。
2、结核病辅助治疗
当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时,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案。此类药物需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以增强疗效,通常用于多药耐药结核病或播散性结核的治疗。
3、联合用药控制混合感染
在铜绿假单胞菌、肠球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复杂性感染中,氨基糖苷类常与β-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。这种协同作用可扩大抗菌谱,尤其适用于医院获得性肺炎、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危重病例。
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需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变化,疗程一般不超过7-10天。孕妇、儿童及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使用,避免与强效利尿剂等肾毒性药物联用。具体用药方案应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制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