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熬夜可能升高血压。人体在熬夜时交感神经持续处于兴奋状态,可能引发心率加快、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,从而促使血压上升。此外,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激素分泌和代谢功能,长期积累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。
从生理机制来看,睡眠期间血压会自然下降约10-20%,这是心血管系统自我修复的重要时段。当长期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,身体会持续分泌压力激素皮质醇,这种激素会增强心脏收缩力和外周血管阻力。同时,熬夜常伴随的夜间加餐、吸烟、过量咖啡因摄入等行为,也会间接促进血压升高。
研究数据显示,长期每日睡眠少于5小时的人群,高血压患病风险比正常睡眠者增加37%。对于已确诊高血压患者,熬夜更可能引发血压波动,增加清晨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。建议保持每日7-8小时规律睡眠,夜间避免强光刺激和剧烈运动,若出现持续性头晕、心悸等症状应及时监测血压并就医检查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对于轮班工作者等必须熬夜的特殊人群,建议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,并通过调整饮食结构(如减少高盐食物摄入)、日间补觉等方式降低健康风险。已存在高血压病史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,避免擅自调整降压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