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拔罐疗法可能带来哪些副作用

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拔罐疗法可能导致皮肤损伤、淤血、感染风险、晕罐反应以及加重病情等副作用。该方法通过负压作用于体表以达到治疗效果,但操作不当或体质差异可能引发不良反应。

1、皮肤损伤

拔罐时若负压过大或留罐时间过长,可能导致皮肤出现水疱、红肿或破损。尤其是使用火罐时,操作者技术不熟练容易灼伤皮肤表层,敏感人群更易出现此类问题。

2、淤血

罐体吸附形成的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属于正常治疗反应,但过度负压会导致大面积紫斑,可能伴随胀痛感。凝血功能障碍者可能出现较严重的皮下出血症状。

3、感染风险

重复使用的罐具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交叉感染,皮肤破损后更易发生毛囊炎等问题。夏季高温环境下进行拔罐,局部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会增加感染几率。

4、晕罐反应

体质虚弱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心慌等应激反应,多发生于首次接受治疗或空腹状态下操作的情况,严重时可能引发短暂性意识障碍。

5、加重病情

皮肤溃疡患者进行拔罐可能造成创面扩大,凝血异常患者可能加重出血倾向,妊娠期妇女腰骶部拔罐存在刺激子宫风险。心血管疾病患者过度拔罐可能影响血液循环。

进行拔罐治疗前应如实告知操作者自身健康状况,选择具有医疗资质的正规机构。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受风着凉,出现大面积水疱或持续头晕时应及时就医处理。特殊人群应咨询专业医师后再决定是否适用该疗法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