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时可能会出现疼痛、肿胀、出血、张口受限以及神经损伤等不适感,具体程度因人而异。术后需遵医嘱护理,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复诊。
1、疼痛
拔牙过程中注射麻醉药物时可能会有短暂刺痛感,麻醉生效后通常无明显疼痛。但在复杂牙拔除(如阻生智齿)或麻药消退后,可能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,一般可通过医生开具的止痛药缓解。
2、肿胀
术后24-48小时因局部组织创伤反应,约60%患者会出现脸颊肿胀,可能伴随皮肤紧绷感或轻微发热。冷敷可有效减轻肿胀,若3天后仍持续加重需排除感染可能。
3、出血
术后渗血属于正常现象,通常咬棉球30分钟即可止血。但高血压患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可能出现活跃性出血,表现为口腔内持续有鲜红色血液渗出,需及时进行压迫止血或缝合处理。
4、张口受限
下颌磨牙拔除后,约35%患者因咀嚼肌牵拉损伤导致张口度暂时减小,表现为大张口时关节区疼痛,通常通过热敷和功能锻炼可在1周内恢复。
5、神经损伤
下牙槽神经或舌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2%,多见于复杂阻生牙拔除,可能导致下唇或舌尖暂时性麻木,多数病例在3-6个月内可自行恢复,严重者需神经营养药物治疗。
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,48小时内进食温凉流质食物。若出现剧烈疼痛、出血不止或面部明显肿胀伴发热,提示可能发生干槽症或感染,需立即到口腔外科就诊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