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白茶是凉性还是热性?

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白茶在中医理论中通常被认为是凉性的,但经过长期存放后性质可能趋于平和,具体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。茶叶的性质与其制作工艺、存放时间及个人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,不可一概而论。

1、传统属性为凉性

白茶属于微发酵茶,制作工艺以自然萎凋为主,未经高温杀青或深度发酵,因此保留了较多的天然物质。中医认为其性凉,具有清热降火、生津止渴的功效,适合体质偏热或夏季饮用,有助于缓解口干舌燥、目赤肿痛等症状。不过其凉性较绿茶温和,刺激性较小。

2、陈化后性质趋于平和

白茶具有“一年茶、三年药、七年宝”的特点,随着存放时间延长,茶叶内部成分逐渐氧化,茶性会由凉转温。存放三年以上的老白茶,茶汤醇厚,性质更接近平和,适合多数体质人群饮用,尤其适合秋冬季节温养身体,但仍需根据个人感受调整饮用量。

3、个体差异影响适宜性

体质虚寒者饮用新白茶可能出现腹泻、腹痛等不适,建议选择陈化三年以上的老白茶或搭配红枣、陈皮等温性食材。湿热体质人群适量饮用新白茶可辅助调节体内湿热,但需避免空腹或过量饮用,以免损伤脾胃。

日常饮用白茶建议根据自身体质、季节变化及茶叶年份灵活选择。若饮用后出现明显不适,可暂停饮用并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,以制定更适合的茶饮方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